隨著猴痘疫情席捲全球,你是否感到憂心忡忡,不知如何預防這種令人擔憂的病毒?別擔心,我們已深入研究,整理出全面指南,幫助你了解猴痘,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探討猴痘的症狀、傳播途徑和潛伏期,讓你知道如何識別並避免感染。此外,我們還會深入探討確診案例的接觸者追蹤、治療方法和預防接種等重要主題。無論你是否對猴痘感到恐慌或只是想進一步了解這種病毒,本文都將為你提供所需的資訊,讓你做好準備,戰勝這場疫情。
認識猴痘病毒
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區流行,偶爾會在其他地區爆發。猴痘病毒是一種人畜共通病毒,可以在動物(通常是囓齒類動物或靈長類動物)和人之間傳播。
猴痘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:
- 與受感染動物或人類密切接觸
- 接觸受感染動物的體液、糞便或呼吸道分泌物
- 食用未煮熟的受感染動物肉
- 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,例如衣服或床單
猴痘感染的初期症狀通常包括:
- 症狀
- 發燒
- 頭痛
- 肌肉酸痛
- 背痛
- 淋巴結腫大
發燒後 1-3 天,感染者會出現皮疹,通常從臉部開始,然後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。皮疹最初會出現紅斑,然後發展成水泡和膿皰,最終結痂並脫落。
預防措施
1.勤洗手和戴口罩
勤洗手是預防猴痘的重要措施,建議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手至少 20 秒,尤其在接觸與病毒有關的物品或表面後、用餐前、擤鼻涕或咳嗽後、如廁後和處理垃圾後。如果無法使用肥皂和清水,可使用含酒精成分至少 60% 的乾洗手。
戴口罩也是避免吸入受感染飛沫的有效方法,特別是在公共場所或與他人密切接觸時。建議配戴醫療用口罩或 N95 口罩,並定期更換,以確保口罩的效用。
2.避免接觸病毒感染源
避免與已知或疑似感染猴痘的人接觸,這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步驟。如果必須接觸,請保持至少 1 公尺的距離,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,例如戴口罩和勤洗手。
避免接觸受污染的物品或表面,例如與感染者共用的衣物、床單或其他個人用品。如果必須接觸這些物品,請務必戴上手套並事後徹底洗手。
3.自我隔離並追蹤接觸者
如果懷疑自己感染猴痘,請立即自我隔離並尋求醫療協助。隔離期間,請限制與他人接觸,並避免參加任何公共活動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。
醫療保健提供者會評估症狀並進行檢測,以確認感染是否成立。如果檢測呈陽性,請持續自我隔離,直到症狀消失且檢測結果轉為陰性為止。
此外,醫療保健提供者會追蹤與確診個案有過密切接觸的人,並提供預防措施的建議。密切接觸者可能需要進行檢測或隔離,以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。
4.保持環境清潔
保持環境清潔可降低病毒在環境中傳播的風險。定期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,例如門把手、桌子和椅子,使用市售的消毒劑或漂白水溶液。
清洗受污染的衣物和床單時,請使用熱水和漂白劑,以殺死病毒。處理垃圾時,請戴上手套並妥善密封垃圾袋。
5.避免與生病者共用物品
與生病者共用物品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。避免共用餐具、飲具、毛巾或其他個人用品。如果必須共用物品,請先徹底清潔和消毒。
避免接觸感染源
1.避免接觸已知或疑似感染者
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是猴痘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,因此避免接觸已知或疑似感染者至關重要。與感染者接觸時,應佩戴口罩、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,並保持至少一公尺的社交距離。若與確診或疑似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,應主動向醫療機構報告,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,如居家隔離或接受檢測。
2.避免前往疫情爆發地區
猴痘在某些地區(如中非和西非)呈地方性流行,因此前往這些地區時應保持高度警戒。出發前應了解當地疫情狀況,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,例如接種疫苗、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,以及避免接觸已知或疑似感染者。若前往疫情爆發地區後出現相關症狀,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旅行史。
3.避免接觸野生動物
猴痘病毒主要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,如猴子、松鼠和齧齒類動物。因此,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,尤其是避免接觸牠們的血液、體液、糞便或其他分泌物,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旅遊時應避免前往野生動物棲息地,或參加涉及與野生動物互動的活動。若與野生動物有過接觸,應徹底洗手並對衣物進行消毒處理。
做好自我隔離和追蹤
1.若有疑似症狀,請立即進行自我隔離
出現疑似猴痘症狀,例如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痠痛或皮疹,應立即進行自我隔離,避免與他人接觸。
2.通報衛生當局並追蹤曾接觸過的人
自我隔離後,請立即通報衛生單位並提供曾接觸過的人名單,以便進行追蹤和隔離措施。
3.持續監測健康狀況,如有惡化請尋求醫療協助
自我隔離期間,持續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,若症狀惡化或出現其他併發症,請立即尋求醫療協助。
疑似感染症狀及就醫
1.猴痘的疑似感染症狀
一旦出現猴痘疑似感染症狀,例如發燒、全身痠痛、頭痛、喉嚨痛或腹痛等,應立即就醫接受診斷。
2.及時就醫的重要性
及時就醫能讓醫師協助確診、評估病況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方針,有效控制病情惡化。
3.配合醫囑進行治療和追蹤
確診後務必遵從醫囑,按時服藥、施打疫苗,並定期回診追蹤,確保病情穩定,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。 ## 猴痘疫情再現,做好預防措施戰勝病毒
猴痘疫情再次襲來,做好預防措施刻不容緩!除了勤洗手、戴口罩,隨身攜帶防疫用品更能有效阻隔病毒入侵。
防疫用品包含一次性口罩、手套、體溫計、消毒液等,外出時隨時備用,減少觸碰到受污染物體的風險。此外,加強居家環境清潔,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定期消毒,有效消滅病毒細菌。做好以上措施,共同守護健康!
猴痘的傳播途徑有哪些?
主要透過密切接觸感染者的體液、飛沫、傷口或被污染的物品傳播。
猴痘的潛伏期多長?
通常為 6-13 天,最長可達 21 天。
猴痘的症狀有哪些?
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淋巴腫大,以及特徵性的皮疹。
如何預防猴痘?
勤洗手、戴口罩、避免接觸感染者及其物品,並接種疫苗。
疑似感染猴痘該怎麼辦?
立即就醫,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和症狀。
猴痘的治療方法有哪些?
目前尚無特效藥,主要為支持性療法和控制症狀。



